|
项目申报人:2018120449(高子晴)
|
|
项目组人员:2018120449(高子晴)[主持人];2018120458(马志康);2018120459(孟子翔);2018120464(裴金有);2019120968(冯敏);
|
|
第一指导教师:1997000028(李青松);
|
|
第二指导教师:
|
|
项目名称:
新型预应力装配式楼梯工艺研究
|
|
项目类型:
校级项目(自筹)
|
|
项目级别:
校级
|
|
学科一级门:
工学
|
|
学科二级类:
土木类
|
|
项目人数:
5
|
|
项目实施时间:
2020 年 05 月 至 2021 年 04 月
|
|
所属学院:
土木与港海工程学院
|
|
指导教师是否确认:
指导教师已联系确认
|
|
第一指导教师主要成果:
主要从事工程结构分析与设计、工程检测与鉴定加固、装配式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应用研究。资深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连云港市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专家,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4篇以上;已授权发明专利2件。研究成果获2007年度江苏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度连云港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
第二指导教师主要成果:
|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在工厂预先制成钢筋混凝土构件,用独立模板进行工厂化批量生产楼梯踏步板,采用预应力钢筋以及空心踏步板来降低底板厚度,制成刚度更好不易坏的预应力装配楼梯。
|
|
(一)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条件、自己的特长、兴趣、已有的实践创新成果等):
该项目组共五位成员,其中四位大二学生所学专业为土木工程,一位大一学生所学专业为工程管理,在专业学习中,独立思考,都取得良好的成绩;对建筑结构有一定的认识,对项目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奋发向上。
|
|
(二)项目方案(具体内容包括:1、项目研究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项目已有的基础,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方法等)2、项目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3、项目创新特色概述4、项目研究技术路线5、研究进度安排6、项目组成员分工):
1.项目研究背景
国内外现状:发达国家,像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对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很广泛,占比高达百分之六十以上。相比之下,我国却达不到10%,这导致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在国内很难发挥。
此外整个国内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特指装配式楼梯的生产方面):
① 模板价格昂贵,通用性差,致使生产成本高。
② 我国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完善。
③ 专业人才短缺,预制构件的安装对运输、吊装设备的要求较高,而普通的施工队伍,缺乏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经验。
研究意义:该项目旨在为建筑工程单位提供一种简便的预应力装配式楼梯生产工艺,能够有效地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有利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完善产业链,提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效率,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已具备的条件:已经具备技术方案。已获得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连接方式,即螺栓连接。已具备预应力技术。
尚缺少的条件及方法:如何吊装及楼梯扶手预留孔
2.项目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
考察现行装配式楼梯生产及装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其生产成本高昂的原因
有针对性的进行对策研究
解决装配式楼梯生产成本高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
3.项目创新特色概述
(1)节省模板,满足差异性生产;
(2)效率高,张拉一次钢筋可生产数十段梯段;重量降低1/3,梯段重量控制好(民用建筑1.2-1.5吨以下),节省运力,便于施工。
(3)预应力技术,节省钢筋约30%,刚度好,不易坏,耐折腾;
(4)预制踏面板,精细装修,结构与装修一体化。
(5)节省混凝土材料,减轻自重。
4.项目研究技术路线
针对上述主要研究内容,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对其展开研究,具体技术路线如下:
(1) 文献资料学习,针对研究问题,完善学员该方面的知识储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制定初步研究方案;
(2) 通过实验检验模型;
(3) 通过多水平设计,进行试验对比;
(4) 最终形成完善结论和报告。
5项目组成员分工
小组分工明确,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开发研究。
李青松 指导教师,完成项目审核、总体设计、试验方案把关、指导专利申报等;
高子晴 为项目负责人,方案设计及协调工作;
孟子翔 项目组成员,负责材料加工和制作;
裴金有 项目组成员,试验方案设计及制作;
马志康 项目组成员,材料购买,撰写报告。
冯敏 项目组成员,后勤工作
|
|
(三)学校提供条件(包括项目开展所需的实验实训情况、配套经费、相关扶持政策等):
学校层面:在校学生都进行过金工实习的教学环节,培养了我们很强的动手能力,同时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要求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的创新学分,从政策上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开展。于此同时学校每年都会配套一定的资金,资助那些优秀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弥补项目经费不足的困境。
学院层面:土木学院重视大学生项目的开展,一方面给每个项目配置1-2名指导教师,另一方面,学院实验楼全天开放供小组成员工作,更重要的是学院也会有相应的资金支持和奖励政策,能更好的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
|
(四)预期成果:
1)完成一个研究报告;
2)发表反映研究成果的期刊论文1篇或申请专利1项。
|
|
(五)经费预算(具体包括:1、调研、差旅费;2、用于项目研发的元器件、软硬件测试、小型硬件购置费等;3、资料购置、打印、复印、印刷等费用;4、学生撰写与项目有关的论文版面费、申请专利费等。):
具体包括:资料费,材料费,交通费,实验费
1.资料购置、打印、复印、印刷等费用:200元
2.材料费:500元
3.试验费:1300元
总经费2000元,学院拨款2000元。
|
|
项目附件:
查看附件
|